国家版权局:2021 年全国著作权登记情况通报
2024-10-29
国家版权局关于2021年全国著作权登记情况的通报国版发函〔202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版权局: 2021年,各地区著作权主管部门和著作权登记机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有序做好著作权登记工作,登记数量持续增长,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将2021年全国著作权登记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21年全国著作权登记总量达6264378件,同比增长24.30%。 二、作品著作权登记情况 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版权局和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作品
《全球音乐产业报告:2022 年录制产业创收 259 亿美元》
2024-10-29
原标题:国际唱片业协会发布全球音乐产业报告全球去年录制音乐产业总收入259亿美元 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于格林尼治时间3月22日14:00发布了全球音乐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录制音乐产业总收入为259亿美元。在付费订阅流媒体增长的推动下,去年全球录制音乐市场增长18.5%。  报告分析认为,全球唱片公司正在努力推动更广泛的音乐生态系统持续增长。国际唱片业协会首席执行官弗朗西斯·摩尔就此评价说: 在世界各地,唱片公司都以非常本土化的形式开展其业务,支持当地音乐文化,并推动新兴音乐生态系统的发展——它们发掘地方音乐,并为其创造机会,让其接触到全球听众,为丰富的、全球互联的音乐世
影视二创:合规共生,繁荣内容生态多样性
2024-10-29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碎片化信息时代已然到来。短视频作为碎片化时代典型代表,其在逐渐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提及二次创作短视频,或许很多人还停留在此前的固有印象,但其实之于行业发展而言,如何在保护好原权利人版权的基础上,满足二创作者的创新,并促进短视频健康有序发展,一直是长短视频探索的路径。  近段时间,腾讯测试运营腾讯创作服务平台,计划向创作者逐步开放授权版权内容以及创作工具,让创作者可以在获得授权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微信 PC 版、视频号界面也为影视二创开辟了相关栏目;爱奇艺在随刻视频展开了影视剧集相关征稿活动;优酷也在短视频平台上建立账号矩阵,发布影视剪辑和二创作品,为平台进行引流导流。
5 元解锁打包卖歌,小心侵犯著作权!
2024-10-29
某知名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上有人低价打包售卖周杰伦、陈奕迅等歌手的全部歌曲! 近日,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读者小王(应其要求进行化名)向中国知识产权报提供新闻线索。据他介绍,在正规音乐平台,解锁一首周杰伦的歌曲大概收费2元至3元,若想全部解锁,则需要开通音乐平台的包月会员,费用大概在每月10元左右。但这个平台上,几百首的歌曲打包价只需要5元。  对于卖家这种低价打包销售热门歌曲的行为,小王觉得肯定构成侵权,但至于侵犯何种权利,他说不上来。那么,商家的这种售卖行为暗含哪些法律风险?相关权利方又应如何应对此类情况?为此,本报采访了相关法律专家。  低价售卖海量资源  根据小王提供的线索,本报在该平台上以
标题:公司起诉员工,揽私活创作作品版权归属再起争议
2024-10-29
近日,新快报记者从广州互联网法院获悉,该院审结了一起员工利用工作便利拍摄视频引发著作权争议的案件。  小智公司(化名)与其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职务开发软件、职务作品或业余时间利用公司提供的资金、技术、信息或其他条件完成的有关新产品开发研制的软件、产品、图纸稿件、书籍等产权都属于公司所有,员工无权占有,无权对外提供。  李某系小智公司汽车事业部负责人,Z公司系李某注册的个人独资公司。小智公司发现,李某自2019年5月起,持续以其个人或其注册成立的Z公司的名义,与D公司进行合作,擅自在D公司运营的抖音账号传播小智公司汽车事业部其他员工开发创作的视频,以谋取利益。小智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
著作权登记创新高,原创保护未来可期
2024-10-29
国家版权局3月23日发布2021年全国著作权登记情况通报显示,2021年全国著作权登记总量达6264378件,同比增长24.30%,其中完成作品著作权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等均呈现大幅增长。一组组数据彰显出2021年我国版权保护工作取得的新成绩,版权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比重保持增长、著作权登记总量再创新高成为令人瞩目的亮点。 近年来,随着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持续优化,国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提升,著作权登记量连年呈现大幅度增长。作为创新原动力核心要素,我国正逐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继2013年包括作品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著作权质权登记在内的著作权登记总量首次突破百万件以来,
标题:软件侵权被判,数据安全需借助助手而非扒手
2024-10-29
无需登录网页管理界面,直接用手机就能实现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管理,还能随时随地查看回复粉丝消息,同粉丝实现互动……这些看起来比较实用的功能,可以通过第三方管理软件得以轻松实现。正因如此,此类软件受到了很多微信公众号运营者的追捧。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类软件却暗藏多种法律风险。  不久前,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二审审结了一起因此类软件引发的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在该案中,法院不仅认定了被诉软件 公众号助手 使用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下称腾讯公司)所享有的 微信公众号 等多件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似图案及文字标识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还认定其在宣传及经营过程中使用 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 等
区块链+版权:杨柳青年画数字版权藏品受热捧
2024-10-29
3月26日12:00,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馆藏经典《仕女游春》数字藏品在 时藏 数字版权藏品平台上线,首次限量发行的9999份仅数秒即被抢购一空,火爆程度超乎想象。据悉,这是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出版社在 区块链+版权 方面的首次尝试。 数字藏品,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具有可追溯、难以篡改等特点。通过数字加密技术,每一件数字藏品都能够生成一个独一无二的数字编码,具有唯一性和稀缺性,转手也有据可查,是未来艺术收藏的趋势之一。 此次天津杨柳青画社有限公司发行的数字藏品《仕女游春
“网络爬虫非法抓取电子书”侵权案案例分析
2024-10-29
一审案号:(2020)京0108刑初237号版权注册办理流程首饰版权申请加急版权申请时间 案情摘要 被告单位:北京鼎阅文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鼎阅公司) 被告人:覃某某、柯某、刘某等12人 被告单位鼎阅公司自2018年开始,在覃某某等12名被告人负责管理或参与运营下,未经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幻想纵横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权利公司许可,利用网络爬虫技术爬取正版电子图书后,在其推广运营的 鸿雁传书 TXT全本免费小说 等10余个App中展示,供他人访问并下载阅读,并通过广告收入、付费阅读等方式进行牟利。根据经公安机关依法提取收集并经勘验、检查、鉴定的涉案侵权作品信息数据、账
“金庸迷”因盗印销售图书近 20 万元获刑四年
2024-10-29
原标题:盗印、销售金庸作品获利近20万元重庆 金庸迷 侵犯著作权获刑四年    金庸迷 阅读电子书时动起了歪脑筋,与打印店联手做起了非法制售盗版书的生意。近日,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一起侵犯文学作品著作权刑事案件,沈某因犯侵犯著作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25万元。  沈某酷爱阅读武侠小说,是他人眼中忠实的 金庸迷 。2017年,沈某将在网络上搜索到的金庸武侠小说电子书进行校对、排版,并委托他人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某打印店内将排版后的电子书印刷、装订成册,沈某再在印刷成本基础上加价出售。沈某盗印的书籍为《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等全套十二部共计36册金庸作品
上一页首页453 454 455456 457 下一页 共651页 到第 确定尾页